立春
施枢〔宋代〕
彩胜飘春上鬓蓬,倚栏一笑问东风。
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阳和便不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鬓发上戴着彩色绸条,倚在栏杆上,吹着惬意的东风。
初春柳叶和梅花花蕾,都因沾染温暖的春气便与冬日大不相同。
注释
彩胜:唐宋民间剪纸或绸,戴于头上装饰,祝庆春日来临。
鬓蓬:指鬓发。
柳眼:春日柳叶初生似人展眼貌。
梅花面:拟人,即古人梅腮,梅花花朵意。
阳和:春天的暖气。
简析
《立春》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早春美景,人们戴着彩饰欢庆春天,柳绿梅开,生机盎然。诗人倚栏微笑,感受着春天的温暖,表达出对大自然变化的喜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全诗色彩鲜明,画面生动明媚,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79篇诗文 2条名句
墨池记
曾巩〔宋代〕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