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曹勋 曹勋〔宋代〕

此腔自虏传至边,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拍,声甚凄断。闻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塞烽云间小。断鸿悲,陇月低,泪湿征衣悄。岁华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支曲子原在金人统治区域流传,又随着金兵的南侵流传到宋朝边境,金人饮牛马时就横笛而吹,不需要鼓乐伴奏,也不用牙板节拍,乐声极其凄凉悲壮,金兵统帅兀术特别喜欢这首歌曲,每当两军对阵之时,一听吹奏此曲,就斗志昂扬,鏖战不休。
边塞的春天还未到,积雪覆盖着交河的大道。黄昏时,落日残照白茫茫的沙漠,边塞的烽火台高高耸入白云间,显得很小。失群的孤雁声声悲鸣,陇山上明月低悬,戍边将士思乡的泪水悄然沾湿了身上的军衣。不知不觉之间年华已老。

注释
饮马歌:词牌名。始见于曹勋词,产生于金国。《松隐乐府·序》记,金人放牧,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拍,声甚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让人真切感到其伤悲之深,亦可见战争并非广大胡人士卒的意愿。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这是写边塞的气候。边关气候严寒,遍布积雪,气候恶劣。“暮沙明残照,塞烟云间小”,这是写边境傍晚之景。日暮时分,夕阳洒在沙漠上,黄沙发出一片亮光。远处烽火台上点着烽火,其烟尘升腾到云间变得越发细小,并逐渐模糊。这边塞之景雄奇而显孤独荒寂。“断鸿悲,陇月低,泪湿战袍悄。岁华老”,鸿雁和月亮是最引人相思。“断鸿悲,陇月低”,孤雁哀鸣,陇月低垂,渲染出一片凄清。后两句则直接抒情,词人因思念家乡而暗自垂泪,那泪水多得都浸湿了战袍。句末一个“悄”字耐人寻味,他只能悄悄落泪,因为他仍在戍边,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靖康末年(1127),作者随徽钦二帝北迁,行至燕山遁归,绍兴中又奉命使金,对北方的情况比较了解。这首词的曲子原在金占区流传,作者据以填词并题名为《饮马歌》,虽非自撰腔,但配以歌词则属首创。

参考资料:完善

1、 喻朝刚 周航.分类新编两宋绝妙好词: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2月:第192页

简析

  词的上片描绘了塞外大雪覆盖道路,黄昏落日照射沙漠和烽火台高耸入云的奇景;下片写孤雁悲鸣,明月低悬,戍边将士思乡之泪洒满衣襟令词人感叹戍边生涯之久。整首词语言简朴,画面生动,声情凄清悲壮,颇有北方草原特色,读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670篇诗文  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城南二首·其一

曾巩 曾巩〔宋代〕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别情

聂胜琼 聂胜琼〔宋代〕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