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霓裳·乐秋天
晏殊〔宋代〕
乐秋天。晚荷花缀露珠圆。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捧觥船。一声声、齐唱太平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惜清欢。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让人感到很欢乐。晚开的荷花上缀满了圆圆的似珍珠的露珠。正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几行大雁贴着寒烟,在空中飞过。用银簧调拨管乐,用雁柱调整琴弦。端起酒杯,欢声笑语,共同称颂这太平盛世。
人这一生,短短百年,离别容易,相聚难。没什么事的时候,尽情召唤宾客朋友来举行美好的宴会吧。秋日星霜,催促着人两鬓发白;秋日风露,损伤人的容颜。还是珍惜眼前的清雅的欢乐吧。开怀醉饮又何妨呢。
注释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大雁。
银簧:笙管乐器中调音的银质簧片。
剩呼:尽情招呼。
星霜:星星点点的秋霜。也指年岁或艰难辛苦。
简析
词的上阕以“乐秋天”总领,勾勒出清秋画卷,银簧脆管、琼柱清弦的乐声与“齐唱太平年”的欢歌,将秋景之怡与宴酣之乐推向高潮;下阕以“人生百岁”喟叹生命短暂、聚散难期,结句“惜清欢”三字道破主旨,劝人抛却离愁,把握眼前欢聚,醉饮消忧。全词以乐景衬哀情,由秋景之静美转人生之哲思,展现乐景与哀情交织的秋思情怀。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85篇诗文 302条名句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宋代〕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春山 一作: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