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规

吴融 吴融〔唐代〕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
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
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杜鹃舍弃了繁华的故园山川,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
在异乡啼叫,花朵仿佛都被染成了血红色,可春天来到,旧时的花园草木依然茂盛。
雨幕昏暗,它藏在绿树丛中声声哀啼;夜幕初开,它迎着将亮的天空肃然鸣叫。
天色渐晚,它在湘江边凄凉鸣叫,使归家的行船上的旅人悲愁至极。

注释
子规: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后来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悲啼不已。
委:舍弃,丢弃。
他山:别处的山,这里指异乡。
苑:古代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花园。
草似烟:形容草木依然茂盛。烟:悬浮在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咏写子规。旧时有蜀国国王化身杜鹃悲啼的传说,此诗就是从这个故事落笔,设想杜鹃鸟离去繁华的国土,年复一年地四处飘荡。这个悲剧性的经历,正为下面抒写悲慨之情作了铺垫。

  杜鹃之啼,哀婉凄切,加之其喙染红霞之色,遂有“杜鹃泣血”之古说流传。诗人援此传说,驰骋想象,将旷野之上绚烂红花,喻为杜鹃悲鸣所溅之鲜血所染,运用夸张之笔,极大地增强了意象的感染力。然而,这般悲怆的呼唤,终究未能改写命运。当故土迎来春日,万物依旧蓬勃,草木葱郁,云烟缭绕,丝毫不因杜鹃的哀怨而减其盎然生机。“草似烟”之比,妙用比喻,生动传神,此处以春日草木之盎然反衬杜鹃之哀鸣,将其自在生长之态视为对杜鹃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作者吴融唐昭宗时在朝任职,一度受牵累罢官,流寓荆南,此篇大约就写在这个时候。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38-1339页

简析

  《子规》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从蜀帝杜宇死后魂化杜鹃的故事落笔来抒发感情,描写了杜鹃持续悲鸣的情态,运用反衬极言悲苦凄惨之情,突出了杜鹃鸟孤身飘荡、哀告无门的悲惨命运。整首诗虚实结合,感情真挚动人,从中映射出诗人仕途失意而又远离故乡的痛苦心情,叫人黯然魂消、伤心欲泣。

吴融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299篇诗文  3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韦庄 韦庄〔唐代〕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花非花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塞下曲六首

李白 李白〔唐代〕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